1. 学院基本情况
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是以培养轻工、化工、环境等专业技术人才为特色的学院。学院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有中国轻工业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制浆造纸工程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生物质化学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木质纤维生物质精炼协同创新中心。
学院目前有7个本科专业及4个基础教研室。其中轻化工程专业为国家首批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专业和包装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包装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和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全院现有教职员工127人,其中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6人(百人层次7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人,省级创新团队2个。
2. 党建引领,培育高质量人才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党建引领教学科研,以教学科研推动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院为扎实推动“党建+教学科研”,成立由教师及学生组成的轻化、环境、化工、应化、包装、生物质及基础化学联合党支部,发挥优秀党员教师“传帮带”作用,把党建工作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为师生搭建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图1 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联合党支部参观学习活动
3. 锤炼师资,提高本科教学水平
秉承优秀师资队伍乃办学之本的教育理念,学院铸就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分布优化,创新活力突出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多年来学院始终落实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行业人才和社会精英。越是名教授,越要上讲台,由省级教学名师、特聘教授领衔的高层次人才组成的本科教学一线名师受到学生的广泛赞誉。
为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学院成立学院督导组,督导老师全面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并提出建议。此外,学院定期组织开展“学院教师交流会”及“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等经验交流活动,为学院教师在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等方面提供交流的平台。近几年来,学院获批省级以上教改项目11项,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20余门,辽宁省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学院教师在省、市级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
图2 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教学交流活动
图3 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的部分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
4.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有机融合创新创业竞赛与专业教育发展,由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向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转变,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学院通过实施拔尖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启动实验班,实行小班授课,导师制培养,让学生更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培养出一大批创新人才。同时,学院承办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化工原理竞赛、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大学生生态环保作品竞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理念与技术创新创业竞赛及“辽宁故事”杯农特产品包装创新创意大赛等多项校级、省级竞赛。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学院师生荣获国家级奖项10余次,省级奖项150余次,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数项。
图4 辽宁故事”杯农特产品包装创新创意大赛及部分比赛证书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高度重视发挥劳动实践的关键作用,充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构建体现新时代育人要求和轻工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个性T恤的设计与印制》、《校园噪声检测与分析》及《废纸的“回收-再生-再用”实践与设计》等多门劳动教育课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力与脑力相结合、技能与创新相结合。此外,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在课程中还组织学生制作护手霜、肥皂、香水及纸张等日常生活用品,使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看到学习本专业的益处和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通过课程教学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图5 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
为了让学生了解学科及行业发展动态,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明确如何度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学院为本科生与专业教师、优秀校友及行业专家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强化专业引领,促进学业发展,助力学生树立科研意识与思维,做好个人职业规划。为了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学院定期举办“教授下午茶”活动,邀请各学科资深教授与本科生面对面交流座谈。通过交流活动,学生们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受到科研精神和学术态度的熏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意识,学院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定期邀请知名校友为学生做讲座,促进学院学生与校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同发展。为了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学院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为学生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近距离接触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聆听前沿的行业资讯及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是难得的近距离了解行业发展、规划职业道路的宝贵机会,让自己深刻认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了解到很多前沿一线的行业资讯,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图6 导师、校友及行业专业与学生交流
图7 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
为了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学院各专业应对市场需求,针对性地开发课程或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把学生送进企业的“核心区”,“真题真做”紧密对接产业前沿。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快付诸实践环节,缩短了知识与产出的距离,做到真正的“学为所用”,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及创新精神的人才。学院每年有数十名毕业生就职于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博汇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达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杭州顶正包材有限公司、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此外,学院聚焦服务省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和专业布局,充分发挥学院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共建与共享的优势,推动学院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学院已与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盘锦碧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大连科利德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沈阳思特雷斯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及沈阳中荣印刷有限公司等省内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并为相关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文 / 张锋 图 / 张新欣、邢浩、孙广卫等 编辑 / 宫竹云 审核 / 宫竹云、张锋、王大鸷